<tbody id="iy41r"><pre id="iy41r"></pre></tbody>
<th id="iy41r"><pre id="iy41r"></pre></th><tbody id="iy41r"><p id="iy41r"><tt id="iy41r"></tt></p></tbody>

    1. 投遞商業計劃書
      熱門推薦

      瑞見——動態

      2020年06月18日

      瑞見——動態

      2020年06月18日

      瑞見——意見領袖

      2020年06月18日

      瑞見——動態

      2020年06月18日

      瑞見——意見領袖

      2020年06月18日

      瑞見——投資人說

      2020年06月18日

      行業投資邏輯分析

      瀏覽次數:534

      發布時間:2020-06-18

      返回列表

      一、股市大勢判斷

      盈利和流動性是驅動股市的兩個輪子

      1.webp

      1、企業盈利

      從損益表出發,影響凈利潤的核心變量有四個:收入、成本、財務費用和投資收益;這四個變量分別與需求(GDP)、成本(CPI、PPI等價格體系)、貨幣政策和股市投資收益相掛鉤。通過分析這些宏觀變量的變化,可以把握企業盈利水平。

      2、流動性判斷

      所謂股市的流動性應該是指市場上能被交易的錢,也就是所有A股交易賬戶的資金,這與成交量不是一個概念。從參與者角度看,分為企業(主要是外匯占款和信貸)、外來投資者(熱錢)和居民(包括基金的行為)。

      企業:外匯占款受制于出口,而信貸受制于國家貨幣政策;外資資金:熱錢流入受制于人民幣升值預期;居民儲蓄:儲蓄搬家受制于實際利率。從當前資金存量看,認為三者重要性的排序是居民、企業和外資。

      流動性和盈利并不獨立,其中盈利是主導,在當前的中國,缺少的不是錢,而是投資的機會,當盈利上升時,錢自然會來到股市,而當盈利下降時,錢也會隨之而去。在整個機制中,出口是最根本的外生驅動變量,CPI是最重要的內生變量。

      2.webp

      二、行業選擇

      1、行業的分類

      投資的重點是把握中觀層面的行業輪動,行業選擇是策略的核心;

      行業主要分為制造業和服務業,其中制造業分為下游需求、中游制造和上游能源,服務業分為物流、金融和TMT;

      下游需求重點關注需求的產生,特別是房地產和汽車的需求;

      中游的需求可以通過下游的訂單把握;

      上游能源往往體現兩種屬性,即金融屬性和商品屬性,前者和流動性相關,后者與經濟過熱相關。

      從整個經濟結構來看,A股市場結構偏周期行業,而周期性行業主要看趨勢而非估值。所以如何把握宏觀經濟周期,對投資人非常重要。在經濟周期劇烈波動時,系統性風險占主導地位,大勢判斷比行業選擇更加重要,此時大勢判斷更多是宏觀變量的判斷。當經濟周期進入平緩階段,大勢判斷是行業選擇的結果

      2、行業驅動機制

      那么究竟選擇什么行業投資?任何方法簡單來說都歸結到兩個層面的問題:

      1、基本面的變化在哪里

      2、市場是不是反映了這種基本面的變化

      將這兩個問題拆分,可以得到四個方面的維度:

      1、基本面上連續性的因素如何(銷量、價格、毛利)

      2、基本面上離散性的因素如何(政策、天氣、災害)

      3、絕對估值水平怎樣(業績增長、股價水平)

      4、相對估值水平怎樣(動量、與大盤相比估值)

      4

      那么我們的行業選擇方法是什么?首先,為什么我們要配置一個行業?配置一個行業,是因為預期到某種因素的發生。如加息或者溫和通貨膨脹,銀行股和保險股會漲;資源價格上漲,資源股受到青睞;汽車銷量超預期,汽車股漲。把這些促使股價上漲的因素稱為“驅動力” ;驅動力是行業的邏輯:

      資源品主要是看期貨價格;

      中游材料看毛利率改善,看價格和成本的時間差;中游工業品看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產品銷售;

      房地產看價格、銷售;汽車看銷售量;航空看油價、客坐率、美元和外債;

      保險是看保費、債券收益率、證券市場投資收益率;銀行看信貸、凈息差、信貸成本;

      但是實戰中我們不可能等“驅動力”出現以后再投資,也不可能在一個方向去賭運氣,我們需要“信號”來驗證“驅動力”出現的概率。如預期房地產新開工上漲帶動鋼價上漲,從而配置鋼鐵股。這個時候“驅動力”是鋼價,原因是房地產新開工上漲。從房地產新開工到真正看到鋼價上漲,中間還有很多信號需要確認。其中,房地產新開工上漲是第一層面的信號,鋼鐵社會庫存下降和水泥價格上漲是第二層面的信號,鋼鐵生產商庫存的下降和鋼鐵期貨價格的上漲是第三層面的信號,最后鋼鐵價格上漲,驅動力出現。

      如判斷動力煤價格上漲而配置煤炭,那么“驅動力”是動力煤價格,發電量超預期是信號一,電廠電煤庫存下降是信號二,秦皇島庫存下降是信號三。同樣道理,當信號朝相反方向發展時候,買入信號也可以成為賣出信號。在熊市中,投資的時間越來越晚,而在牛市中,投資的信號越來越早,甚至靠想象力來投資!

      微信圖片_20200427113245

      三、市場風格轉變研究

      風格轉換是投資策略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當風格轉向大盤周期股,市場迎來系統性上漲機會;當風格轉向小盤成長股,概念和主題大行其道。因此,風格轉換涉及大勢判斷、主題投資以及事件驅動思考。

      1、市場格轉換的標準

      投資者通常將風格轉換理解為大小盤之間的轉換。按此標準,風格轉向大盤,醫藥應跑贏房地產,因為房地產市值比醫藥小。這明顯和投資者理解的風格轉換不同,因此討論風格應是行業概念而非市值概念。

      研究風格轉換,需要將行業進行重新分類。將行業進行梳理歸納,分成周期、成長和防御三類股票。市場風格在周期股和成長股間的轉換構成風格轉換的主旨。從市值比重看,周期類占56%、成長類占24%,所以A股市場的本質屬性是周期性的市場!

      6.webp

      周期股的業績波動和經濟景氣變動息息相關,隨經濟景氣變動買入賣出;成長股可長期持有,除非基本面惡化;防御股不受青睞,唯有突發事件(如電價上調)帶來短暫機會。

      一旦構造投資組合,考慮到資金的最有效配置,周期股的“買”和“賣”決定了其他兩類股票的倉位;成長股可以一直持有,但一旦周期股買點出現,部分投資者會賣掉成長股、增配周期股,恰如2008年10 月;防御股投資機會不大,但一旦經濟極度惡化,投資者拋棄周期股和成長股,倉位降無可降,避險情緒暫時推高防御股股價,恰如2008 年8 月-10 月。

      11

      從2005年以來的四次風格轉換中不同行業板塊的表現,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第一,煤飛色舞現象值得關注。幾乎每次成長轉周期、大盤大幅上漲時,煤炭和有色總是率先劇烈上漲,可將煤炭有色大幅上漲視為風格轉換的確立;

      第二,一旦風格轉換確定,金融和資源成為強勢板塊,輕易不要賣出。煤炭和有色會不斷上漲,估值界線一次次被打破,直至最后瘋狂;保險和證券在牛市氛圍中也會受到追捧;

      第三,一旦鋼鐵、石化等中游異動并跑贏煤炭,銀行跑贏保險和證券,就要警惕風格轉換的結束,成長股可能會重新受到青睞。

      綜合而言,風格轉換始于煤炭、有色,終于鋼鐵、銀行和石化!

      2、市場風格轉換的源動力

      經濟預期才是風格轉換的源動力,資金和情緒只強化趨勢,根本不能決定方向!

      當經濟剛剛復蘇、投資者對經濟前景莫衷一是時,對經濟和資金特別敏感的煤炭和有色率先上漲、場內資金開始活躍、換手率上升,風格開始轉向周期和大盤;

      隨著經濟復蘇漸成共識,煤炭有色等周期品的業績出現上調,煤炭和有色等資源品會迎來上漲的第二波,場外資金受財富效應吸引流入場內;

      隨著經濟慢慢過熱,銀行、鋼鐵和石化等行業的基本面得到改善,資金開始追逐這些前期滯漲的大盤股,大盤加速上揚,情緒亢奮到極點。

      而此時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候——成本上升挫傷利潤,國家的緊縮政策悄然而至;一旦經濟預期改變,在洶涌而至的場外資金的掩護下敏感性資金開始撤退,周期敏感型行業(煤炭有色)率先下跌,市場進入反向循環、風格重回成長和小盤,直到產業資本增持、政策放松,經濟預期重新改善,新的輪回開始。

      22

      既然經濟預期是風格轉換的第一源動力,那么如何把握宏觀經濟波動至關重要。

      很多時候,投資者購買股票或者行業并不是先想明白宏觀,而是通過緊密的微觀或中觀調研跟蹤,因為微觀調研遠比宏觀思考更直接可靠;如當8 月份汽車反季節旺銷,汽車股隨之上漲;當鋼鐵毛利改善,大家買入鋼鐵股;當房地產成交量活躍,投資者配置房地產…… 

      諸此種種,一些微觀和中觀的數據使行業和股票上漲,股市也隨之上漲,而這些改善的微觀和中觀數據最終匯集成整個宏觀基本面,經濟復蘇得到確認:很多時候,股市和經濟是同時復蘇的,只是經濟復蘇要事后確認!

      誠然,宏觀經濟有完整的理論積累,自成體系,預測中長期的經濟變化,無法依靠微觀和中觀數據觀察,理論推導和邏輯判斷更加關鍵。但是中長期的宏觀理論推導也只能給出方向,具體落足何處,還是需要中觀和微觀的驗證。

      在當前中國經濟結構中,下游由出口、房地產和汽車共同驅動,倘若三者均熄火,政府須靠財政支出和基礎建設來刺激;中游產能過剩,中游的制造業代表中國經濟;上游資源價格多為國際定價,但中國話語權在上升。把握中國經濟的關鍵是要把握下游可選消費品的銷售開工數據、中游產量和毛利數據、上游價格數據,同時中游的庫存調整尤為重要。我們必須上上下下,中觀結合宏觀不斷求證、試錯。

      財務盡調之貨幣資金系列

      2020年夏季團建——安康瀛湖之旅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_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_亚洲日韩性爱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