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關概念
私募基金份額二級交易市場(即PE二級交易市場),是以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份額為標的進行買賣、轉讓和流通的市場。廣義的私募基金份額二級交易市場,還包括對非上市公司股權等投資項目權益進行交易的市場。
S基金(Secondary fund)又稱PE二級市場基金或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是專注投資于私募股權二級市場的基金。S基金與傳統私募股權基金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基金直接收購企業股權,交易的對象是企業;而S基金是從投資者手中收購企業股權或基金份額,交易對象為其他投資者。S基金(Secondary Fund)作為PE二級市場重要的參與者,在PE二級交易中十分活躍,S基金有利于私募股權的流轉與交易,激發私募股權市場的活力。
二、分類
(一)按交易模式分類
1、LP型
圖片來源:獨角匯
LP型交易是S基金市場中最基礎也是最常見的模式,S基金從原LP手中直接購買其所持有的私募股權基金份額。通過此種交易,原LP可以便捷退出,達到提早獲得收益、調整投資策略、規避IPO退出限制和鎖定基金回報等目的。
2、直投型
圖片來源:獨角匯
直投型交易方式是指S基金直接從項目原有股東手中購買其所擁有的直接投資組合,取代原有股東。對于原有股東,此種交易方便其變現,并且避免增加零散售賣資產的時間和成本,同時避免拆分投資管理團隊。
3、收尾型
圖片來源:獨角匯
在收尾型S基金交易中,S基金將即將到期階段的私募股權基金作為交易標的,購買其剩余資產。此類交易可以幫助全部原有LP提前退出,加速鎖定基金回報。
在此類交易中,GP也存在變化的可能性,即S基金可以沿用原有GP也可以新設GP,若S基金選擇新設GP進行管理,還可以使得原GP更快釋放管理精力。
4、擴充資本型
圖片來源:獨角匯
擴充資本型S基金交易與前三種交易模式目的不同,前兩種交易為私募股權份額原持有人的退出方式增加了可選項,刺激了私募股權二級市場的活躍度。
而擴充資本型S基金交易的目的在于解決GP募資難題的問題,此種類型交易可以增加基金規模,為現有LP提供增資機會。對于S基金而言,該方式提供了現有投資組合的投資機會,并且無需設立新的GP管理項目,方便快捷。
(二)按投資分散程度分類
1、綜合型S基金
綜合型S基金,顧名思義是一種非專注于某種特定類別、地域、行業等限制條件的S基金。相比于專注型S基金,綜合型S基金擁有更廣泛的投資機會,資產配置范圍更廣,投資策略也更靈活,因此比專注型S基金風險更小。鑒于S基金投資的機會性,為了能覆蓋更多的投資機會,全球知名的S基金公司大多設置綜合型S基金,因此,綜合型S基金是目前更加主流的投資模式。
2、專注型S基金
相對于綜合型,市場中也存在專注型S基金,可以將專注型S基金細分為專注于基金類別、專注于地區、專注于行業以及專注于投資階段的四種類型。專注型S基金,一般是因為管理人在某領域擁有一定的專業優勢和經驗,能夠通過此類S基金獲取超過綜合型S基金的更高收益。
(1)專注特定基金類別的S基金:雖然在PE二級市場起始階段,并購基金是市場中的主要交易標的,但由于交易并購基金所需要的資金規模較大,造成此類交易門檻較高?;诖?,于是,一些S基金將投資標的轉向了風險性較高、價格易打折的VC基金,進而誕生了專注于VC基金份額的S基金。此類基金通過選出當前業績不佳、但有增值潛力的標的,通過低價收購,培養再收獲的模式,取得豐厚回報。
(2)專注特定行業的S基金:此類基金的設立是管理人認為該領域可能存在一定機遇,也可能是因為管理人在該行業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資源。
(3)專注特定地區的S基金:此類基金的設立是因為管理人擁有該地區的基金運營經驗,熟悉該地區的行業情況及政策情況,擁有廣泛的資源網絡。
(4)專注特定投資階段的S基金:雖然大部分S基金投資的階段是基金的中后期,但市場中也存在專注于投資早期階段的S基金,即早期S基金。此類基金的特點是風險相對更高,但相應的成長潛力也更大,潛在的回報也更高。
三、國內外發展情況
(一)國外發展情況
國外S基金開始較早,根據其發展情況,可以將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
1、開端(1990年之前)
1982年,成立于美國的Venture Capital Fund of America(VCFA),首次提出“PE二級市場交易”概念。1990年,Coller Capital在英國成立,該公司專注于S基金的投資,標志著S基金開始在歐洲發展。
2、穩定發展階段(1990年-2018年)
在1990年代,相較于同時期美國PE行業的高速增長,S基金作為小眾細分市場,成長較為緩慢。2000年,隨著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許多PE投資人尋求提前退出,致使PE二級市場交易逐步開始活躍,促進了S基金的發展。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不良資產率上升,PE二級市場交易中出售基金權益的金融機構激增,供給增加,但由于經濟環境的不穩定,需求量較少,所以成交量不大,直到2010年左右,PE二級市場交易開始大幅增加。
近年來,受益于PE行業的成熟發展和GP主導的二級市場交易增加,整個PE二級市場交易保持穩定增長。2013年至2018年,PE二級市場交易量持續穩定增長,到2018年末,市場交易量達75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3、快速發展階段(2018年之后)
2020年以來,雖然全球經濟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但PE二級市場成交量卻繼續創新高。全年募資額為955.7億美元,較上年增加624.4億美元,同比增長188.5%。根據Coller Capital發布最新一期Global Private Equity Barometer顯示,77%的受訪LP投資中包含PE二手份額,且其中超過25%的LP在S基金上的投資額占整體PE投資出資承諾總額的10%以上,5%的LP投資S基金的總額占全部PE投資額超30%。與此同時,超過21%的LP在未來3到5年里進一步加大PE二手份額的投資。
對于亞太地區,35%的亞太地區投資者計劃未來三到五年內在資產配置中增加PE二級投資的份額,顯示亞洲PE二級市場正處于增長的臨界點。
2021年S基金交易量可能繼續創造新高。據估計,2023年亞太地區PE二級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00億美元。
(二)國內發展情況
國內S基金市場與國外相比起步較晚,直到2011年才產生第一筆交易,但由于缺乏需求,自此之后該市場就陷入沉寂,直到2020年該市場才重新受到關注。本文對該市場中國內的政策及交易事件進行了簡單梳理。
1、政策及監管情況
北京和上海分別于2010年和2014年設立了S基金交易平臺并發布了交易規則,但鮮有交易發生。直到2020年,由于市場的需求使得管理們重新關注了該市場。截止目前,國內 S基金交易平臺尚屬于試驗階段,各交易平臺具有極強的地方性,以北京為例,《關于推進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在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進行交易的參與者,其出讓方必須為“在京注冊登記”的管理人。地方性的特征也會給平臺運營的合規性和統一性帶來一定的問題。隨著S基金市場的逐漸活躍,未來應當會出現統一的平臺。
2、交易情況
通過梳理國內交易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國內早在2011年就發生了S基金交易,但直到2020年之前,該市場十分不活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對于國內私募股權投資行業,退出方式并不算多,其中投資者最希望的方式還是通過IPO進行退出,該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取得收益。但IPO退出本身也存在弊端,一是等待期較長,期間會受到公司發展及經濟環境影響,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二是限制出售條款影響流動性,三是IPO方式過程繁瑣,手續較多,同時也需要支付較高的費用。2009年到2011年期間國內市場上集中設立的私募基金從2019年開始陸續進入清算退出期,于是S基金作為一種方便的退出方式,受到了市場的關注。
2019年以來,國內S基金市場交易逐步升溫,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需求明顯增多。2020年全年累計交易267起,覆蓋251只基金,市場公開統計累計交易金額達264.45億,同比增長38.89%。2021年開始呈現爆發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