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快、好、省地滿足螺旋上升的社會需求的主體。企業是以企業家為中心的一個資源整合平臺,企業家+技術+勞動+資本。企業家已經不再是一個人在戰斗,現在是合伙人時代。華為就是一個最經典的案例,體制創造產業奇跡。企業家團隊就是有眼光、有冒險精神、有能力聚集資源的團隊,三螺旋理論詮釋了企業是真正的經濟發展主體。有人就有消費端,企業出品就是供給端。這個世界本沒有企業。企業成立的目的就是創造價值,生產出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滿足的客戶越多、重要性越強,這個企業的價值就越大。軍工企業的價值,是滿足國家的安全需求,幫助國家和軍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代表企業存在價值的大小。2、經濟單元最早是農民、個體戶(農戶或家庭作坊、店鋪或者商號)、合伙企業。1602年成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一個偉大的制度發明,讓“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經濟單元的永續存在成為可能。意味著更大的夢想、更多的資源、更分散的風險、更長遠的生命。搞企業是九死一生。中國工信部的統計,存在10年的企業僅3.7%,存在30年的企業只有千分之2.5。能上市的更是萬里挑一。6500萬家經營主體,只有4000家上市公司。到底難在哪里?一是想的太好了,對困難估計不足。二是做的太淺了,輕飄飄。企業堅持不下去只有兩種原因,團隊散了或者資金斷了?,F代經濟發展理論的核心是分工與專業化。只有比競爭對手更專業、更強,才能活得久,活得好。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企業)?!苯灰走_成,代表驚險的一跳完成。而交易的本質是供需雙方能量振動頻率恰好一致。即供給方創造的能量與需求方的滿足、感恩、祝福的能量相等,同頻共振。3、巴菲特和芒格:no公司、hard公司、yes公司巴菲特和芒格把全世界的公司分成三類:no公司、hard公司和yes公司。yes公司是指確定性強、護城河深、商業模式好、自由現金流強的優秀企業。幾乎所有的制造業企業都是hard公司,蘋果是第一個把制造業公司變成yes公司的案例。中國真正市場化的yes公司可能就是阿里、騰訊和華為。在國有企業作為主力軍的環境下,中國煙草、中石油,十二大軍工集團,靠壟斷經營或者國家保證訂單也勉強算yes公司。根據2:8原理,80%以上在死亡線掙扎的企業都是no公司,剩下20%中間的80%即16%靠拼命干活才能活下來的算hard公司。剩下的生態型的安全邊際線很高的4%算yes公司。三體:精神體、能量體、價值創造體。企業是企業家的舞臺。企業家三個最重要的特質:一是創新能力,發現機會,整合資源,不斷革新。二是冒險精神。敢于縱身一躍下海,生死未卜,沒有退路。三是堅持勇氣。不達彼岸絕不棄船。最難的時候別人都走了,他必須堅持。辦企業如同打井,不出水所有的投入就是沉沒成本。所以一個公司首先是精神體,這是存在和活下去的基礎。其次還是一個能量體,每個人都有能量,分子正向排列的材料最堅韌。越是創新能力強的公司,能量也越強。企業的精神和能量是要為了客戶創造價值,輸出的產品和服務,就是對于客戶和世界的界面。能三體合一,形神具備,才是一個完整的企業。三中心:對客戶(外),以滿足需要為中心(多快好?。?;對企業和同事(內),以績效管理體系為中心(績效目標和流程制度);對自己,以精力與時間管理為中心。三層金字塔:公司三個內核(文化+團隊+商業本質)、兩個經營(業務和資本)、一個升華的資本社會化企業。最深層的三個內核。企業要活得好,或早或晚一定會形成獨有的文化精神+有戰略策略和打法體系的核心團隊+符合商業本質(定位準確有需求,能為客戶創造獨特價值,有市場競爭力)。最偉大的創業團隊就是中國共產黨?!犊嚯y輝煌》,黨的成功就是有三個堅強的內核。精神:在無比艱難困苦之下,要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與富強,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團隊:習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有黨章有黨史有精神,黨領導下的5套班子,世界最大的HR,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戰略策略又特別貼近老百姓的需要,打土豪分田地,農村包圍城市,黨組織到連隊,普通戰士也學戰略、學兵法。商業本質: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以五年規劃來提綱挈領。兩個經營:一個公司經營的正反兩面。企業有兩面,一面是做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為社會創造價值,獲得收入利潤。這是產品和服務的循環。企業經營的另外一面,是資本的循環。公司股權的價值,分紅、融資、股價上漲。雖然消費者看不見,但股權是各種要素得以集結,形成有機體的能量載體。這是企業經營的背面,支撐著正面的運轉。一個升華:資本社會化企業。上市本質上是把公司的股權拿到資本市場這個“菜市場”去交易。它代表更多人的認可(品牌和信譽),更大的資源整合平臺,更強的永續發展能力。企業資本社會化也是一種公有制。行業龍頭,往往代表行業的金字塔尖。作為企業家,要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你是不是在強化公司的三個內核,是不是有兩個經營的思想,是不是愿意全力以赴幫助公司走向資本市場?(1)企業也有立身之本。未來15年可能是中美競爭最激烈的時期,也是我們人生和企業發展最重要的15年。這個世界為什么一定要有這樣一個公司存在,它到底創造了什么獨特的價值?國家有什么需要,時代有什么要求?要給出資人和員工,也要給自己一個愿景,以及任何時候堅持下去的原動力。(2)實現自我的使命。企業家“entrepreneur”一詞是從法語中借來的,其原意是指“冒險事業的經營者或組織者”。企業家代表一種素質,而不是一種職務。家庭、學校、公司就是人生的道場。中國人的修行,從貪嗔癡慢疑,到仁義禮智信。從儒釋道心學,到耕讀傳家。人生立德立功立言,科學家以立言為先。大學研究,授業解惑。企業家以立功為重。在事中練,在難題中修。如果說科學家是一條名貴項鏈上的大珍珠,那么企業家就是串珍珠的這根線。辦企業對社會當下的意義更大。要整合好技術、資本、勞動各種資源,面對客戶、政府、社會、競爭對手,運營好企業,絕對是極具挑戰性的修煉道場。想的深,做的透。鉑力特的薛磊是一個轉型成功的經典案例。(3)企業家的工作能體現三種價值。業績(業務規模和效益)是直接創造的價值。規范(內部管理、社會認可)也是價值,能上市就是市場的信任。品牌也是價值(行業地位、團隊、文化、技術實力)。茅臺、可樂的品牌價值應該超過市值。
(4)科學家與企業家的“多快好省”。

3、選擇企業家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修行道場。
明白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才能一心一意地實現。人生短暫不能留下遺憾。企業如果是船,企業家就是船長,讓客戶、出資人、員工,乃至社會都能因為你而有所“得”,才是厚德載物。不僅僅是為自己,還要照顧企業的每一個人,為企業、為大家賦予“生機”。企業家就是冒險家、創新者,應酬多、壓力大。做好一名企業家,需要三種能力。首先是精神力,因為環境復雜,做事艱難,精神要修煉的很強大,幾乎每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會成為“哲學家”。其次是學習力,一個人最可貴的不是學歷而是學習能力,持續奔跑。再次是平衡力,兼顧自身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家庭生活、人際關系、心靈感受。做企業家的獲益當然也更豐厚。高工資、獎勵、股權……更重要的是擁有可以傳家的財富和修煉出來的“德”。比給后代錢財,更重要的是文化傳承(思想眼界、品德修養、能力),以及社會臺階(更高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