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iy41r"><pre id="iy41r"></pre></tbody>
<th id="iy41r"><pre id="iy41r"></pre></th><tbody id="iy41r"><p id="iy41r"><tt id="iy41r"></tt></p></tbody>

    1. 投遞商業計劃書
      熱門推薦

      瑞見——動態

      2023年01月13日

      瑞見——動態

      2023年01月13日

      瑞見——意見領袖

      2023年01月13日

      瑞見——動態

      2023年01月13日

      瑞見——意見領袖

      2023年01月13日

      瑞見——投資人說

      2023年01月13日

      瑞見——意見領袖

      瀏覽次數:15

      發布時間:2023-01-13

      返回列表

      內容提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構建中國自己的零碳金融市場體系,能夠在國際上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使得中國金融業能夠換道超車,這是一個歷史的機遇。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揚:高科技在經濟領域中的應用是引領全球上市公司的決定性因素,要讓更多科技含量高的公司上市,加快數字化發展,讓更多的數字化公司上市。


      民:綠色融資90%靠銀行存在短板,應探索新能源REITs等金融產品

      微信圖片_20230623135244

      1月6日,由新華社瞭望智庫主辦的第七屆新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他對零碳金融市場構建的觀察和思考。

      朱民表示,二十大后進一步明確了要以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今后的中心任務,這個不是簡單的學習和追趕西方的現代化,而是對工業革命后建立的現代化概念的重新定義。這其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就是碳中和目標就和中國式現代化緊密的連在了一起,意味著中國發展范式的一個深刻的變化。

      “在過去的40年里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但是從本質上說,這種發展是個傳統的工業化的模式,是追趕。我們可以看到,在未來下一個40年,我們實現碳中和就會產生一個新的綠色發展模式,增長模式會變化?!?朱民分析,在這個過程中,金融將在碳中和轉型中起著先行和關鍵的作用。

      朱民指出,現在中國綠色金融在全球還是領先的,已經有近20萬億的綠色金融貸款,全球第一;綠色債券累計發行規模1.4萬億,是全球第二;綠色股權融資也在發展。但是整體看,綠色融資占社會總融資的比重只有4.6%,綠色債券存量規模占債券的存量只有0.73%,還是較小。

      從結構上來看,朱民表示銀行貸款占了綠色融資的90%,遠遠超過了人民幣貸款存量在社會融資存量中的比重(60.25%)?!?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如果完全靠銀行貸款來支持綠色和零碳融資,存在著天然的短板,一是期限錯配,二是風險偏好也不匹配。所以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進一步推動整個金融的結構性的、市場性的改革和發展,來推動零碳金融的發展?!?/span>

      朱民認為,銀行業會在整個零碳經濟中發生很深刻的改變。未來銀行業不單是單純的貸款,整個業務都得轉變,發展碳排放的質押貸款等資產業務和零碳的私行服務等中間業務。同時債券市場發展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課題和新的領域?!?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最近,我們看到REITs主要是以房地產為底金的證券發行,既然房地產能做,其實也可以把新能源的項目包裝在REITs下面,無非就是要把收益和核心權益連起來?!?/span>

      朱民強調,我們需要構建零碳金融市場體系來支持國家的碳中和戰略,要讓市場發揮金融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要讓市場發揮碳價格發現和逼近的機制,繼續提高零碳金融融資在整體社會資源中的比重,同時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碳交易市場?!皹嫿ㄎ覀冎袊约旱牧闾冀鹑谑袌鲶w系,能夠在國際上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使得我們金融業能夠換道超車,這是一個歷史的機遇?!?/span>


      李揚:要讓更多科技含量高的公司上市,真正由市場確定股票價格

      微信圖片_20230623135247

      “如果我們說引領全球上市公司有一個決定性因素的話,那就是高科技在經濟領域中的應用?!?/strong> 1月6日,由新華社瞭望智庫主辦的第七屆新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參加并發表了主題演講。

      李揚表示,當前中國上市公司的結構顯得比較傳統,跟世界前10相比,還主要停留在傳統的工業化階段,而不是現代的、信息化、數字化時代的結構。“這個比較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大的壓力,必須加緊對我國的上市公司結構進行調整,要讓更多科技含量高的公司上市,加快數字化發展,讓更多的數字化公司上市?!?/span>

      是什么影響了我國科技公司上市?李揚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上市制度。李揚指出,我國目前對于公司上市還是實行審批制,對上市公司有很多要求,比如要有多少資產,要有三年盈利等等。但是,在現實中,只有那些傳統的重資產的制造業企業才具備這些條件,高科技公司大都是輕資產,且歷史很短,難以滿足上市的要求?!敖陙?,我們的監管部門反復強調要對審批制進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注冊制。我們看到,經過幾年的努力,注冊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span>

      第二,定價問題。李揚介紹,在審批制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是由官方確定的,主要的根據是過去的盈利和監管部門認為合意的市盈率?!帮@然,審批制下的股票定價主要根據是公司的過去,而不是公司的未來。在注冊制下,這個價格主要由參與者們依據市場規則確定,投資者們則主要根據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判斷來為股票定價?!?/span>

      第三,壓實中介機構的責任。李揚表示,按照現在的制度規定,中介機構其實較難真正履行其應負的責任,配套的懲罰措施也未完善。

      第四,要培育合格的機構投資者。李揚認為,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很大的缺陷?!罢f起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大家談的比較多的散戶為主,但其實中國資本市場最主要的投資者,是身份十分復雜的‘法人投資者’,各類機構都有,其中很多是行政性機構。這些投資者為主,自然會把行政的特點帶到市場上。為了完善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的結構也要改變。

      第五,要改變退市機制,使得退市常態化。李揚指出,有退市和上市同樣重要。一個市場,如果上市能遵循市場機制,退市也遵循市場機制,那么整個市場便可能是有效率的。而在我國,由于上市不易,退市也就很難。


      瑞見——意見領袖

      瑞見——瑞鵬行研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_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_亚洲日韩性爱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