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現在我們進入了另外一個周期,高通脹、高利率、高債務;在目前這個時點,金融穩定性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曹中銘:今后滬深主板的新股,中簽也不意味著“中彩”,反而有可能出現虧損,這對于投資者的打新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朱民:全世界已經無法把通脹控制在2%,金融穩定最重要
3月28日至3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日程在海南博鰲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出席會議并發表觀點。
朱民表示,“在目前這個時點,金融穩定性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原因是如果我們看硅谷銀行的失敗以及瑞士信貸的被收購,金融的不穩定性在大范圍的上升?!?/span>
朱民稱,硅谷銀行自身并不是一個系統性重要性的銀行的問題,但是它的違約問題造成了系統性風險。造成了硅谷銀行垮掉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其長期的量化寬松的政策,零利率時間太長了,在短期美聯儲增加了500個基點,這兩件事情放在一塊肯定會創造出一些危機出來。
朱民指出,第二個問題是增長。維護金融的穩定性和社會整體的穩定性,增長如果不是重點的話,通脹將會比以前更高。
“我不認為我們可以保持通脹能夠控制在2%,全球上是沒有辦法控制到2%,如果要達成2%的通脹率,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必須要參與到這個過程里面來,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世界,有新的常規,金融穩定性第一,第二是增長性,第三是通脹,通脹是最后的重要性?!?/span>
朱民表示,“美聯儲在2022年太激進了,現在到了2023年,美聯儲應該也會停止加息?!?/span>
朱民進一步解釋稱,第一,金融穩定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沒有空間再加息了,系統性非常的脆弱。第二點,增長在放緩,通脹也看到了負面,所以美聯儲現在并沒有理由在近期再加息,美聯儲這輪的加息應該要結束。
“我覺得人口年齡的改變還有地緣政治、供應鏈的不確定性,還有美聯儲大量的加息,所有的元素加在一起,我覺得我們遠離了2008年到現在的周期,低息、低通脹、低增長、高債務,現在我們進入了另外一個周期,高通脹、高利率、高債務。”朱民說到。
曹中銘: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定價結果透出什么信息?
3月28日,首批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詢價定價結果全部出爐。10只新股中,滬深主板各5只。從定價結果看,沒有任何意外,23倍發行市盈率的紅線已經成為歷史。個人以為,根據定價結果,或能透出多方面的信息。
與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一樣,此次滬深主板注冊制下新股同樣實行市場化發行,其發行價格、規模、節奏由市場決定,以強化市場約束作用。具體而言,滬市5家主板新股發行市盈率區間為20倍-41倍,5家深主板新股發行市盈率在26.81倍-90.63倍,多家新股發行市盈率超過23倍。
2014年1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明確發行人選取中證指數公司發布的最近一個月靜態平均市盈率為參考依據。自此,A股市場開啟了為期多年的新股23倍發行市盈率的“窗口指導”時代,23倍也成為新股發行市盈率的天花板。但即使是在“窗口指導”時代,新股發行市盈率突破23倍的也大有人在。在此情形下,發行人需要推遲新股的發行,且在發行新股前須多次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盡管如此,像新股發行市盈率達到40倍甚至是90倍的現象,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畢竟,“窗口指導”還在發揮作用。
但注冊制下的新股發行則完全不一樣了。沒有了23倍發行市盈率的紅線,也就意味著只要市場能夠接受,無論多高的發行市盈率都是可能的。此次深市一新股發行市盈率高達90倍,既是市場化發行的結果,也是“窗口指導”不再起作用的見證。
任何一項制度的變革,都必然會引發市場利益的重新分配。退市制度改革如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如是,全面實行注冊制改革亦如是。因此,滬深主板新股實行注冊制,全新的市場是利益分配格局已經形成。
透過此次滬深主板10新股發行,市場應該能從中“悟”出點什么。首先,平均發行市盈率的提升已是不爭的事實。深市主板5新股自不必說,即使是滬市5新股,其平均發行市盈率也超過23倍。在23倍的紅線被打破后,今后滬深主板新股出現更高的發行市盈率或不再是新聞。
其次,詢價機構報高價的現象較為突出。詢價機構盲目報價、非理性報價的現象此前在科創板、創業板較為常見,像科創板多只新股發行市盈率超百倍即是最好的證明,而在高市盈率發行的背后,詢價機構報價又是關鍵性因素。此次滬深5只新股的最終定價在詢價機構報價“四數孰低值”基礎上進行了不同程度折讓,折讓幅度為5.1%-15.9%,中位數為12%。反過來講,也說明詢價機構的報價并不低,否則,其折讓幅度中位數也不可能高達12%。
隨著滬深主板新股發行市盈率的大幅提升,也預示著“新股不敗”神話的終結。此前,在23倍發行市盈率紅線的“保護”下,滬深主板新股鮮有掛牌首日出現破發的現象,但這一格局或將被打破??陀^上講,發行市盈率的提升,意味著新股發行價格的提高,也意味著新股出現破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而且,由于滬深主板新股也實行掛牌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雖然有可能出現新股掛牌首日暴漲的現象,但也有可能出現大幅破發的現象,特別是對于高市盈率發行或發行市盈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新股而言更是如此。
因此,在滬深主板也步入注冊制時代以后,不僅市場打新格局會出現變化,投資者的打新風險意識也有必要進一步提高。今后滬深主板的新股,中簽也不意味著“中彩”,反而有可能出現虧損,這對于投資者的打新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投資者理性看待新股,對新股的定價需要有理性的認識。另一方面,投資者在打新以及參與新股炒作時,需要保持一份謹慎的心態。既不要盲目參與打新,也不要盲目參與新股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