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成功的法律盡職調查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改變收購方與出讓方或目標公司信息不對稱的不利狀況,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法律盡職調查明確存在哪些風險和法律問題,從而為實際進行收購活動奠定成功基礎。
簡述并購盡調中的法律盡職調查
一、法律盡職調查的必要性
由于中國的公司并購市場尚處于初級市場階段,市場規則的完善性、市場參與者的成熟程度、監管方式的先進程度等等諸多要素都有著初級階段的明顯特征。在這種不成熟的并購市場體系下,收購方通過并購的方式進行企業規模與市場份額的擴張,其風險因素更需要在試水之前進行全盤的規劃。對于收購方而言,公司并購最大的風險來源與收購方對出讓方和目標公司的信息不對稱,信息的不對稱最終演化的風險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并購當中的陷阱———債務黑洞的陷阱、擔保黑洞的陷阱、人員負擔的陷阱、無效乃至負效資產的陷阱、違法違規歷史的陷阱、輸血成本超過承受極限的陷阱等等。
法律盡職調查目的主要是對目標公司的相關資料進行審查和法律評價,法律盡職調查由一系列持續的活動組成,不僅涉及到公司的信息收集,還涉及盡調人員(律師)如何利用其專業知識去查實、分析和評價有關的信息。上述法律方面的關鍵問題對并購產生極大影響,而成功的法律盡職調查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改變收購方與出讓方或目標公司信息不對稱的不利狀況,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法律盡職調查明確存在哪些風險和法律問題,買賣雙方可就相關風險和義務應由哪方承擔進行談判,收購方可以主動決定在何種條件下繼續進行收購活動,從而為實際進行收購活動奠定成功基礎。
但是在并購實踐中,一些初涉并購的投資者或者目標公司對于盡職調查卻認識不夠,忽視并購活動中前期準備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出于利益誘惑或機會成本的考慮徹底放棄規范專業的盡職調查。有些投資者盲目自信,僅憑自己對目標公司的了解以及感覺就作出最終的決定,結果步入地雷陣。有些目標公司的管理者不理解盡職調查對于投資者的重要性,也不理解盡職調查對于促成交易的重要性,采取積極抵制或者消極不配合的態度。正是這些不良做法或行為方式導致本可以通過盡職調查剔除的風險變為現實的不可挽回的錯誤,從而構成并購市場上一個又一個令企業家扼腕嘆息的失敗案例。
二、根據交易情況確定盡職調查的目的
法律盡職調查的目的,首先在于發現風險,判斷風險的性質、程度以及對并購活動的影響和后果;對買方和他們的融資者來說,并購本身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諸如,目標公司所在國可能出現的政治風險;目標公司過去財務帳冊的準確性;并購以后目標公司的主要員工、供應商和顧客是否會繼續留下來;相關資產是否具有目標公司賦予的相應價值;是否存在任何可能導致目標公司運營或財務運作分崩離析的任何義務。從買方的角度來說,盡職調查就是風險管理。
其次,法律盡職調查可以使收購方掌握目標公司的主體資格、資產權屬、債權債務等重大事項的法律狀態;賣方通常會對這些風險和義務有很清楚的了解,而買方則沒有。因而,買方有必要通過實施盡職調查來補救買賣雙方在信息獲知上的不平衡。一旦通過盡職調查明確了存在哪些風險和法律問題,買賣雙方便可以就相關風險和義務應由哪方承擔進行談判,同時買方可以決定在何種條件下繼續進行收購活動。
第三,法律盡職調查,還可以了解那些情況可能會給收購方帶來責任、負擔,以及是否可能予以消除和解決。買方通過法律盡職調查,盡可能地發現有關他們要購買的股份或資產的全部情況,也就是那些能夠幫他們決定是否繼續進行并購程序的重要事實。買方需要有一種安全感,他們需要知曉所得到的重要信息能否準確地反映目標公司的資產和債務情況??傊?,法律盡職調查的目的就在于使買方盡可能地發現有關他們要購買的股份或資產的全部情況,也就是那些能夠幫他們決定是否繼續進行并購程序的重要事實,補救買賣雙方在信息獲知上的不平衡,以及盡可能規避風險,實現并購利益最大化。
三、法律盡職調查開展的一般程序
因項目的性質、規模、參與主體的數量及復雜程度等不同,法律盡職調查程序可能會有所不同的。其基本程序如下:
1、買方和買方指定的律師事務所簽訂“特聘專項合同”或法律顧問合同;2、買賣雙方簽署“意向書”;
3、由買方、買方的律師與賣方律師簽署“保密協議”;
4、買賣雙方簽署“并購框架協議”;
5、買方律師起草“調查目錄”,
賣方律師協助賣方準備資料;6、買方律師將其準備好的調查目錄經買方確認后發至賣方;
7、查收收到賣方資料后,做資料清單(目錄-第一次),由雙方代表簽字;正本由買方保管;
8、買方律師按照合同約定安排律師進行所收資料的研究、起草第一次“盡職調查報告”;9、如買方有要求,
可作一次初步調查結果的報告會;聽取買方的意見;
10、查收第二次資料,由雙方代表簽字;
11、買方律師按照合同約定安排律師進行所收資料的研究、起草第二次“盡職調查報告”;可同時安排律師進行核證;安排面談;
12、總結報告。
四、法律盡職調查應當涉及的基本內容
在公司并購活動中,并購方一般都要根據被并購方的情況,結合本次并購活動的目的、方式等情況,制定相應的并購策略、并購程序。在一項常規的公司并購活動中,就可能涉及包括公司法、合同法、證券法、土地法、稅法、勞動法、保險法、環保法、產品質量法、知識產權法等幾乎所有的和市場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且結合并購方式是公司兼并還是公司收購;在公司收購中是股權收購還是資產收購;被并購方是否是上市公司,是否有國有股權等情況,相應的并購策略、并購程序的差別都會很大。
法律盡職調查一般需開展以下方面的工作,這也是盡職調查工作需要進行關注和核查的方面
1、對目標公司的組織和產權結構進行調查
2、對附屬法律文件的調查
3、對目標公司債務和或有義務的調查
4、對地方政府規定的調查
5、對稅務政策的調查
6、對目標公司財務數據的調查
7、對目標公司已有管理和人才資源的調查
8、對法律糾紛情況調查
9、對資產情況的調查
10、對目標公司經營狀態的調查
11、對目標公司保險情況調查
12、實質性協議
13、對環境問題的調查
14、對市場開拓和價格問題的調查
15、有關知識產權的調查
16、對目標公司的其他調查
五、盡職調查報告的撰寫
在完成資料和信息的審查后,買方聘請的法律顧問將為買方提供一份盡職調查報告。法律盡職調查報告一般包括如下內容:
1)買方對盡職調查的要求;
2)律師審查過的文件清單,以及要求賣方提供但未提供的文件清單;
3)進行盡職調查所做的各種假設;
4)出具盡職調查報告的責任限制或聲明;
5)對審查過的資料進行總結,對所涉及的法律事項以及所有審查過的信息所隱含的法律問題的評價和建議。
法律盡職調查報告應準確和完整地反映其所依據的信息。法律盡職調查有助于交易合約的準備和談判,對買方來說,在起草任何協議,特別是作出任何保證之前完成盡職調查更為有利。
在調查中發現的風險和法律事項可能影響交易的框架,通過事先察覺風險和法律問題的存在,相關問題可以在協議中得到妥當處理,以免使其在交易完成后成為爭議的標的。
由于法律盡職調查僅是公司并購的基礎性工作,為規避公司并購的法律風險,雙方在《并
購合同》中還應約定詳盡的承諾、保證、聲明條款,把法律盡職調查工作的成果盡可能地反映進去。另外,在《并購合同》中雙方還需約定詳盡的先決條件條款、從合同簽訂到合同完全履行期間雙方的權利義務條款、違約責任條款等,才能保證公司并購能順利得到完成。